節目介紹本場音樂會,凡一次性購票折后金額超5000元(含5000元),可獲贈一瓶限量定制版“首彩赤霞珠梅洛紅葡萄紀念酒”;折后金額超10000元(含10000元),可獲贈兩瓶;以此類推。紀念酒數量有限,先到先得,贈完即止。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當代指揮巨擘
攜手陳銳——梅紐因小提琴比賽冠軍獲得者
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歐洲廣播交響樂團翹楚
共同奏響樂團首次訪華的輝煌篇章

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介紹
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是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和西南德廣播巴登-巴登與弗萊伯格交響樂團于2016年9月合并的產物。斯圖加特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不僅繼承其兩個前身樂團杰出的音樂傳統,并將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盡管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相較于其它負有盛名的音樂團體而言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樂團,卻已經在音樂洪流中占據了一席之地。2018年夏起,西奧多?克雷提茲將出任樂團的首席指揮。
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和西南德廣播巴登-巴登與弗萊伯格交響樂團分別于1945年和1946年成立。自兩支樂團建立起,多位高水平的指揮大師都曾對它們進行過指導及深度合作。其中巴登-巴登與弗萊伯格交響樂團曾與漢斯?羅斯鮑德、歐內斯特?柏恩、麥可?吉倫、沙利文?坎布萊靈和弗朗索瓦-格扎維爾?羅特等大師合作;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則與漢斯?穆勒-克賴、謝爾蓋?切利比達克、內維爾?馬里納爵士、蓋爾?杰梅第、喬治?普萊特、羅杰?諾林頓爵士、斯特凡?迪里維曾有過合作。
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的演出作品風格多樣,涉獵廣泛。其中包括新音樂、傳統的交響樂作品等。除此之外,樂團更擅長對古典音樂史中經典的作品和表演形式進行重新演繹,以起到科普的作用,讓更多的人能接受并喜愛古典音樂。能給不同年齡層和不同背景的觀眾帶去他們喜歡的音樂,是樂團的一個重要目標。
眾多世界一流的指揮都曾執棒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如: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大衛?津曼、彼得?約特弗斯、英戈?梅茲馬赫、菲利普?赫爾維格、大衛?阿夫克漢姆和雅克布?如沙等。2017/18音樂季,特奧多爾?特雷提茲、赫伯特?布隆斯泰特、奧默?邁爾?威爾貝魯和奧斯莫?萬斯卡也將加入這個隊伍。除此之外,樂團也與當今古典音樂界最頂尖的一批獨奏家進行過合作,其中包括:齊蒙?巴托、吉爾?沙漢姆、馬蒂亞斯?戈恩、帕特麗夏?科帕奇斯卡婭、馬丁?葛魯賓格、雷諾?卡普松、茉夏?艾德曼、托馬斯?瑟埃特瑪依爾、法佐?賽依、茱莉亞?費雪等。
除了在斯圖加特、弗萊堡和曼海姆定期舉辦系列音樂會之外,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也在多瑙艾辛根新音樂節和施韋青根音樂節上亮相。樂團曾受邀在馬德里、慕尼黑、巴塞羅那、愛丁堡、巴塞爾、塔林、塔林和華沙舉行音樂會以及參與流光音樂節、海德爾伯格節和科隆的音樂節。2017/18音樂季,樂團在漢堡易北愛樂廳和柏林音樂節演出,并出席在薩爾茨堡、安特衛普、埃森和瓦杜茲的音樂會,作為駐場樂團,他們也在多特蒙德音樂廳舉行了多場演出。

指揮: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出生于德國布雷斯勞(現波蘭,弗羅茨瓦夫),童年時期他曾隨伊萊扎·漢森學習鋼琴并獲得多個鋼琴獎項。1965年,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參加了在琉森舉辦的克拉拉·哈絲姬兒鋼琴大賽并獲得了第一名。自此,他開啟了自己作為鋼琴獨奏家的演奏生涯。他廣受世界知名音樂殿堂和交響樂團的青睞,受邀在世界各地進行演出。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指揮喬治·賽爾,便受邀以獨奏家的身份參與了克利夫蘭交響樂團的巡回演出。同一時期,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與指揮大師赫伯特·馮·卡拉揚也有成功的合作。
艾森巴赫在德國漢堡完成了指揮課程的學習。受塞爾和卡拉揚兩位大師的影響,他在1972年開啟了自己的指揮生涯。1975年,艾森巴赫執棒舊金山交響樂團,完成了他在美國的首次亮相。
如今,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已成為了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指揮之一。他以客席指揮的身份活躍在世界舞臺上,與各地知名的交響樂團、歌劇院(維也納、柏林、巴黎、倫敦、紐約、洛杉磯、波士頓、芝加哥、上海、羅馬、米蘭、德累斯頓、萊比錫、慕尼黑、阿姆斯特丹等)以及知名音樂節(薩爾茨堡、唐格爾伍德、拉維尼亞、圣彼得堡、格拉納達、萊茵高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等)攜手為當地觀眾帶去極致的藝術享受。
艾森巴赫的曲庫涵蓋了從巴赫時期到近代、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音樂作品。除了表演傳統意義上的古典音樂,他希望自己在近代音樂作品的演繹上也能有所建樹。
在歌劇領域,他于1984年在考文特花園指揮了《女人皆如此》;同時在波士頓歌劇院指揮了以下歌劇作品《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女人皆如此》、《玫瑰騎士》、《羅恩格林》、《帕西法爾》(導演為羅伯特·威爾遜)、《莎樂美》和《厄勒克特拉》(導演為安德烈·特本);在拜羅伊特音樂節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指揮《帕西法爾》。2001年11月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阿拉貝拉》,2004年在第50屆芝加哥抒情歌劇院執棒《唐璜》(導演為彼得·斯坦)。2005-2006樂季,他在沙特萊劇院指揮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導演為羅伯特·威爾遜。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于1982年至1986年間,艾森巴赫擔任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88年至1999年擔任休斯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98年至2004年擔任漢堡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音樂總監。2000年9月至2010年八月擔任巴黎管弦樂團音樂總監、2003年9月至2008年擔任費城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從2010年9月起,艾森巴赫出任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和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在作為鋼琴家活躍的時期,他曾與眾多知名樂團合作發行過無數唱片,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包括:與休斯敦交響樂團、漢堡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費城管弦樂團合作的柴可夫斯基、馬勒、圣桑、巴托克、與巴黎管弦樂團合作的柏遼茲、布魯克納、杜薩旁、貝里奧、拉威爾、達爾巴維、策姆林斯基、魯塞爾(全套交響曲)、貝多芬(第一和第四鋼琴協奏曲,獲得2009年格萊美獎提名)。
由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執棒,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與小提琴家美島綠合作錄制的欣德米特作品唱片獲得了2014年格萊美大獎。
2003年1月,法國政府和法國總統為艾森巴赫頒發了了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和共和國榮譽勛章。2006年5月他又被授予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榮譽勛章。他同時還持有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并獲得了由太平洋音樂節頒發的倫納德·伯恩斯坦獎。為了獎彰他在音樂領域的杰出貢獻和奉獻精神,2015年6月,艾森巴赫被授予了有“諾貝爾音樂獎”之稱的恩斯特·馮·西門子音樂大獎。

小提琴:陳銳
作為2009年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后大賽以及2008年耶胡迪·梅紐因小提琴比賽第一名獲得者,陳銳成為了當今最受矚目的青年小提琴家之一。“陳銳已經證明了自己是一個非常純粹的音樂家,他有卓越的演奏技巧,音樂充滿朝氣、明亮且富有活力。他具備一個優秀音樂家的所有條件。”——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
陳銳曾與多個世界頂尖的交響樂團合作,包括倫敦愛樂樂團、美國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等。他還與丹尼爾·戛迪執棒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巴黎舉行的法國國慶日上演出,這場演出的電視直播吸引了超過80萬人觀看。2016年,陳銳與BBC交響樂團合作在倫敦的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BBC逍遙音樂節上首次亮相。
2017年,陳銳與英國迪卡唱片公司簽約。雙方簽署了一份新的唱片發行計劃以及達成了在多媒體領域加強合作的協議。陳銳曾在索尼唱片發行了三張唱片,廣受好評,包括他的首張炫技小品合集《Virtuoso》,其中收錄了巴赫、塔蒂尼和維尼亞夫斯基的作品。另一張是與丹尼爾·哈丁指揮的瑞典廣播交響樂團合作錄制的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在這些唱片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陳銳被英國老牌弦樂雜志“The Strad”和留聲機雜志評為“值得關注的音樂家”。《Virtuoso》更是獲得了德國古典回聲大獎。他的第三張唱片——與克里斯托弗·埃斯肯巴赫執棒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節日管弦樂團合作錄制的全莫扎特作品,于2014年1月發行。
2012年,陳銳受邀在諾貝爾獎電視直播音樂會上為獲獎者和瑞典皇室演奏,成為了參與該盛會最年輕的獨奏家。他參與的音樂會無一例外受到了各地樂迷的追捧和好評——他與薩卡利·歐拉莫指揮的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合作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次亮相,就收獲觀眾經久不絕的掌聲;他與里卡多·夏伊指揮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完美演奏,讓現場觀眾起立致敬,該場演出的所有門票早早就被一搶而空。2012年至2015年,陳銳曾是多特蒙德音樂廳駐團青年藝術家。
陳銳在SoundCloud平臺擁有超過200萬的訂閱人群。他希望能通過增加古典音樂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來擴大其受眾。因此他經常活躍在各大社交網站上與粉絲互動。特別是他在網上發布的一系列有趣的自制視頻更是大受年輕人歡迎。讓嚴肅的古典音樂通過他幽默和淺顯易懂的講解更為深入人心。
陳銳是第一個受邀在博客上為意大利最大的出版社RCS Rizzoli(旗下擁有意大利晚郵報、米蘭體育報、馬克斯雜志)定期更新他巡演趣聞的古典音樂家。他致力于打破古典音樂、時尚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間的隔閡。這一舉動得到了喬治·阿瑪尼的支持,近期,他更是登上了《Vogue》雜志的封面。
陳銳出生在中國臺灣,成長于澳大利亞,15歲時在青年藝術家基金會的支持下,就讀于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亞倫·羅桑。他所使用的“約阿希姆”是一把制作與1715年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由日本音樂基金會贊助。這把琴曾被著名匈牙利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1831-1907)所持有。
演出曲目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魔彈射手》序曲
費利克斯?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中場休息
安東?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
*曲目以演出當天為準。